凝聚学界共识,更好服务于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4-11-07     作者: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qyn41e.riyuangf.com/mobile/news/510.html
核心提示:  日前,中国民族研究社团第五届联合学术大会(2024年)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体系建设学术研

  日前,中国民族研究社团第五届联合学术大会(2024年)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吉林长春召开。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吉林大学共同主办,来自高校、科研院所、民族工作部门的近百位代表与会,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体系建设、学术成果转化助力民族地区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本报特摘登部分大会发言,以飨读者。

凝聚学界共识,更好服务于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编者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王延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更好地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成为民族工作的新使命。

  从2020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发起了中国民族研究社团联合学术大会,作为学会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五年来,我所代管的10个国家一级学会勠力同心,携手同行。联合学术大会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团结全国民族研究力量,广泛凝聚学界共识,致力于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民族学领域学术研究与交流传播的高质量平台和示范品牌,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

  本次论坛的主题更加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围绕研讨主题,本次大会涵盖了多项议题,并且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东北地区历史考古研究等内容。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与大家交流。

  一是充分认识加快建立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形势总体是好的,但也面临着不少困难与挑战。一方面,美西方遏华反华势力不断升级对我国的全面遏制、疯狂打压力度,对我国民族政策污名化、妖魔化,同时拉帮结派在民族问题上对我国围堵攻击,企图将民族主义浪潮引向我国,干扰破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另一方面,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艰巨的任务仍在边疆民族地区。民族地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还存在诸多短板,经济发展中面临不少困难,边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推进现代化的任务艰巨,实现高质量发展存在挑战。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加快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自觉,也是应对美西方反华势力利用民族、宗教、人权话语干涉我国内政的理论武器,更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伟力,不仅需要传统的民族学关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相关知识,还需要用各学科的普遍性知识、用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用我们自己的理论方法,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可靠保障,讲清楚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认同度和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讲清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所具有的明显优越性。

  二是紧密围绕主线开展好理论研究工作,更好服务于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为学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在民族学研究工作中,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及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依托自身学科特点和研究特色,主动服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大局,为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作出积极贡献。

  面对美西方反华势力利用西方的民族理论大打“民族牌”、挥舞人权大棒到处煽风点火和遏制打压,必须加快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为我们在思想理论建设、教书育人、国际舆论斗争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更好助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应当指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不是哪一个单一学科的任务,而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特别是直接相关学科的共同责任。民族学固然责无旁贷,各学科也需要积极努力,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好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新型学科平台的“国家队”作用。

  三是强化各学术社团、研究会凝聚全国专家学者的积极作用,发挥好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的引领作用。立足于党的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等许多课题,有待专家学者破题开篇,深入研究。在民族学研究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强化学会社团建设作为抓手,为广大从事民族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搭建多学科交流平台,努力激发广大专家学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学术引领和研究导向作用,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和密切合作,力争形成一批立足中国历史、解读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的原创性理论成果。

  同时,要在新媒体时代更好做好传播,更好地发挥学术思想及学术交流的传播功能,讲好中华民族故事。我国民族类学术社团作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应当切实担负起时代使命,立足历史、观照现实,结合学科发展实际和多学科协同优势,为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智慧,凸显学界叙事的理论支撑作用和内容供给功能,将学术研究、交流合作与宣传阐释有机融合,围绕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可靠保障、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认同度和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所具有的明显优越性,开展系统性、学理性研究阐释和宣传工作。

□ 吉林大学东北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王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必须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要从唯物史观的视域出发,理解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性维度、客观性维度和主体性维度,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

  以唯物史观的视域来审视中华民族,必然具有历史性维度。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中华民族作为自在到自觉的民族实体,其产生、演变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起源是多元的,是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正是其形成的悠久历史,支撑了其作为民族实体的客观存在,而非一种单纯的抽象构造和想象性建构。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性维度,可以通过多学科研究进行追溯,从而揭示出存在于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不同群体的历史性实践以及在其形成过程中的参与性。我们从考古学、历史学、生物学、基因学去探究,可以看到不同群体在当时的环境所开展的活动,以及适应环境变化产生的行为。比如,历史变动中群体性的迁徙。

  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体现了其客观性维度。这一客观性维度,既可以体现为自然地理条件的变动,也可以体现为人口因素(包括不同群体关系)的变动,但更重要的是唯物史观所重点强调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动。关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变动和人口因素变动在参与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都要放在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动中去理解。关联以上要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的客观性维度就会更加彰显。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国特定条件下多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有着辽阔的疆域,为确保生产生活顺利进行,建立和依托关系密切的共同体实现发展,就成为人们普遍的追求。

  中华民族的形成体现了主体性维度。唯物史观强调,历史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历史主体——人的自觉的设定和指向,这种设定和指向是人立足于自身需要和现实提供的可能,通过实践活动确立起来的。中华民族作为民族实体,不是先天的、不变的,而是在历史实践中确立的,因而是变动的实体,是主体性建构的民族实体。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面临的时局变动,使得主体性建构体现得愈加明显。中华民族的形成根植于实践中,也具有同样的发展逻辑,是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自在阶段并不意味着没有主体性,只是相对于自觉阶段不够强烈。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始终都离不开主体性的参与和建构,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因此,今天我们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实是对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体性的观念反映和理论自觉,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 中国蒙古语文学会副会长、西北民族大学教授 文英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各民族创作了大量史志、文学等各类作品,留下丰富的文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民族语文翻译史,海量的翻译活动及作品展示了各民族在文化交流中形成的共同记忆和价值观念,记录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体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宝贵的文献资料价值。

  民族语文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民族语文翻译可以将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史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书面形式,从而更好地保存这些文化财富。民族语文翻译在记录、保存、传播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各民族了解与沟通方面,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比如,《格萨(斯)尔》《玛纳斯》《江格尔》《阿诗玛》等民族文学的翻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文本的翻译,全国两会期间的7种民族文字翻译和同声传译服务等,都体现了这一点。

  民族语文翻译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共同的历史记忆和身份认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民族语文翻译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各民族文化遗产,还促进了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比如,四大名著、四书五经等中华经典文献的民族语文翻译,让各民族群众能够共同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同时,翻译作品作为文化交流的媒介,也为世界了解中华文化提供了重要窗口,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

  民族语文翻译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转换,更是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的传递与融合,在塑造共同的价值观与理想信念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优秀的民族语文翻译作品能够促进各民族优秀思想、道德观念、理想追求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推动塑造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为中华民族的团结进步提供强大的动力。比如,通过翻译《论语》等儒家经典,传播了以仁爱为核心,强调礼义廉耻,注重道德修养与社会和谐的儒家思想;通过翻译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传递了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团结与协作、正义与勇气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如今,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学、历史等领域,而是向更广泛、更多元的领域拓展。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旅游等多个方面,都成为了翻译工作的重点。同时,翻译形式也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纸质出版物外,还涵盖了电子书、影视作品等多模态形式,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新时代,我们应着力提高民族语文翻译能力,充分发挥民族语文翻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作用。

  新时代对翻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培养熟悉翻译领域知识,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民族语文都特别精通的翻译人才。鼓励翻译专业学生跨学科学习,在语言学、历史学、数智技术等领域不断开拓视野,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培养兼通多种语言的翻译人才,避免因为间接翻译、对民俗谚语理解不到位等原因造成误译。要建立专业的民族语文翻译培训与认证机制,制定规范统一的翻译标准,提升翻译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大力支持技术革新与资源平台建设。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要建立专业术语语料库、翻译资源库、资源共享平台,利用AI、计算机辅助翻译、智能翻译工具等现代技术,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促进信息的广泛传播和文化的深度交流,通过技术赋能与创新,开创民族语文翻译的新局面。

 

□ 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 阿拉坦宝力格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希望广大专家学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真实情况,广泛调研,潜心研究,不断拿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成果,为党中央科学决策建言献策。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优化学科设置,加强学科建设,把准研究方向,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

  田野调查是民族学学科的一项基本研究方法,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观察、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基层社会的真实面貌。通过民族学学科的建设,可以培养专业人才,为深入了解国情、分析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推进共同繁荣发展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老一辈学者立足祖国大地,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深入开展民族学调查研究,尤其在边疆民族地区开展深入的田野工作,为各民族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党的二十大以后,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在边疆地区进行现代化建设时,民族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可以提供重要学术支撑作用。

  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必须考虑通过基层实地调查,了解各地区各民族的生活状况、现代化状况。

  第一,通过深入研究不同地区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为制定适合当地的政策提供参考。要更好地考虑到边疆地区的特殊情况,遵循增进共同性原则,探索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法路径,从而节约投入成本,保障各级各类的发展策略落实落细。

  第二,采用田野调查方法,使研究者能够亲临当地,深入了解边疆地区的人民和当地文化。这种深度参与和观察的方式,有助于研究者掌握真实的民情民意,抓住问题的本质,为决策者提供更具体实际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推动现代化建设。

  第三,通过民族学的调查研究方法,防范并应对可能发生的空心化趋势。借助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地自然环境特色与社会环境结构,促进各地区平衡发展、可持续发展。

  第四,了解当地文化与自然环境,有助于发现当地产业和资源的潜力,为提升当地居民就业水平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支持和发展特色产业,例如通过技术支持开发各地绿色农畜产品的生产加工,推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繁荣,实现稳边固边的目标。

  因此,在边疆地区现代化建设中,民族学通过深刻理解当地自然环境及社会文化状况,在提供实际调查数据、防范空心化趋势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要发挥好民族学学科的优势,深入分析边疆发展面临的问题,探索提升边疆地区社会发展内生动力的有效途径,为兴边富边、稳边固边献计献策,为边疆地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编辑:王琪
    ink>
  • ink>前一则: 做好调查研究,服务边疆地区现代化建设
  • ink>后一则: 深化粤桂协作机制,推动实现互利共赢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