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站 天后宫
宝藏名片上矩形
天后宫是祭祀泉州海神妈祖的庙宇,也是世界范围妈祖信仰的重要传播中心。伴随历代官方和民间对妈祖信仰的推崇,天后宫历经营修、发展,现存建筑群是海内外众多天后庙宇的建筑范本。作为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管理保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它与泉州的商人群体密切关联,见证了海洋贸易繁荣下泉州南部商业性城区的发展,见证了妈祖信仰伴随宋元泉州海洋贸易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体现出民间信仰与国家意志相结合对海洋贸易的共同推动。
第四站 天后宫妈祖“封神”海丝路
一座天后宫,一部古代海上交通史。
泉州城市规划建设专家顾问组组长周焜民在为《泉州天后宫志》一书作序时曾写道:凡奉祀妈祖的地方,大抵都同人类与海洋搏斗的经历有关。如果把全世界的妈祖庙连缀成图,那么,必会惊喜地发现,这一袭大网络,便仿佛是一幅古代海上交通史图。
泉州古城南端的天后宫,就是一座自创建之初就以妈祖为主神的庙宇。地处笋江巽水交汇处,是番商入城的第一站,也是出海贸易的首发站;而由笋浯上溯,不远处的九日山下通远王庙,一艘艘海船祈求信风,远涉重洋;沿江而东,是名满天下的刺桐港,千帆竞发,逐浪前行。泉州天后宫,就屹立于这条航线的东南“好望角”上,在妈祖平风浪、斗海寇的灵迹里,承载航海人平安顺遂、商贸获利的美好愿景。
往后数百年,伴随着泉州繁盛的海洋商贸活动,朝廷为发展海外贸易,极力推崇妈祖信仰,通过一次次敕封封号,妈祖从区域性海神,晋升为全国性的海洋保护神。在这一过程中,泉州天后宫功若丘山,写下一个个传奇,留下一串串骄傲——
元代1278年,朝廷敕封泉州妈祖为“天妃”,1281年派遣使者主持敕封仪式,泉州天妃宫列入国家祭典;元代1329年,朝廷在祭文中首次明确泉州天后宫为妈祖信仰“发祥地”;明代1407年,郑和奏请修缮泉州天妃宫;清康熙1684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平定台湾后,奏请敕封妈祖为“天后”,泉州天后宫因而享有历代朝廷钦崇的崇高礼遇;1988年,泉州天后宫冠上“国字号”,成为大陆妈祖庙中第一座被国务院认定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2月,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的到来,泉州天后宫吸引了世界的眼光……
而明清移民潮的到来,让一拨又一拨的泉州先民,载着从泉州天后宫分灵的妈祖神像,把海神信仰的种子播撒到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东南亚各地,妈祖香火不绝至今。
如今,静立泉州天后宫,只见红墙绿榕金瓦,炉火鼎盛香烟袅袅,妈祖凤冠霞帔仪态万方,数方泉台互赠的匾额,见证民间交流之深入。虽然历史的帷幕隔了800多年,但妈祖行善济困、热爱和平、进取包容的精神,依然荡漾在泉州这座古城,叠印了一代又一代前来拜祭的痕迹。
泉郡天后宫分灵海内外
妈祖信俗架起文化桥
鲤鱼化龙石刻
PART ONE记者见闻
妈祖庙“建筑范本”
全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
蜚声海内外的泉州天后宫,迄今逾800年,素有“温陵圣庙”之称,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祭祀妈祖的庙宇。它保留着16世纪之前已然形成的“前殿后寝”布局,是海内外众多天后庙宇的建筑范本。
仲春时节的天后宫,氤氲着宁静祥和。跨过山门,拜庭前一株250多岁的古榕蓊绿欲滴,榕树下一方“清代重修天后宫碑记”,详述宫庙重修的“来龙去脉”。在泉州天后宫文物保护管理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拜庭作为举行妈祖祭祀活动的场所,海内外信众常云集于此,盛况庄严。
再往前,便是正殿。殿内雕梁画柱,金身妈祖凤冠霞帔正坐神位,大气雍容;殿内还供奉着诸辅神像,神龛上挂有清雍正皇帝御书“神昭海表”横匾、台湾鹿港天后宫敬献“泉鹿同源”匾额,此外还有楹联计8对,多为泉州名家力作。
正殿后方,有一幅清道光年间绘制的大型壁画《敕封天上圣母图》,描绘了当时湄洲岛天后宫的建筑格局。“当年湄洲岛重修妈祖庙时,特地来此考察,借鉴了壁画里的信息,设计了湄洲妈祖庙重建的格局。”工作人员介绍,湄洲岛是妈祖的出生地,曾经隶属泉州管辖,绘制湄洲妈祖庙风光壁画,既表达对妈祖出生地的尊敬,又借助泉州港重要的海交地位及泉州天后宫的文化影响力,增加妈祖信仰文化的传播。
还有寝殿大门旁的清代抱鼓石,檐廊下的元代印度教青石雕石柱,以及清代圣旨碑石雕,就那么状似寻常地静立着,见证泉州天后宫辉煌的历史和泉州多元文化和谐交融。行走其间,古老宫殿投射出来的文化深韵,隔着悠悠岁月,折服了一批批来访者。
PART TWO专家讲述
分灵海内外
妈祖之圣见证古泉州“海丝”之盛
从南宋1196年肇建于泉州南门,天后宫以妈祖为主神;到元朝廷于1278年敕封妈祖为“天妃”,天妃宫被列入国家祭典;到1329年元朝廷在祭文中首次明确泉州天后宫为妈祖信仰“发祥地”……经过一次次御祭和追加封号,泉州妈祖从一位区域性海神,升格为全国性的海洋保护神,在信仰文化的传播和扩张中,泉州天后宫功不可没。“一代又一代泉州先民,怀抱着在此过炉的妈祖神像漂洋过海,沿着古代海上交通,把妈祖信仰传播到国内外,撒下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友谊之花。”泉州天后宫文物保护管理处负责人表示,妈祖之圣,见证了古泉州“海丝”之盛。
官方 盖章
荣升“国字号”祭典
被誉妈祖信仰“发祥地”
一切的开端,要从妈祖说起。据记载,妈祖原是一位泉州沿海的渔家女子,为人善良,熟悉海上风潮,多次在风浪中拯救乡民,受到人们的崇敬。妈祖去世后,被泉州沿海民众视为航海的保护神。
公元1196年,时值南宋庆元二年,泉州城南海潮庵僧人觉全梦见妈祖命其建宫。在梦境感召下,当地民众建宫立庙奉祀妈祖,始称“顺济宫”。这座一直将妈祖奉为主神的宫庙,内通城区,外连海港,近临晋江,地处“笋江巽水二流之汇,番舶聚集之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外来商人、货物进入泉州城的第一站,也是出海的人祭祀海神妈祖后,顺着晋江前往海外贸易的第一站。
彼时城南德济门一带,是泉州繁荣的商业区,是海外商人和使节进城必经之地。天后宫的祭祀活动,逐渐引起泉州官府的注意。南宋绍定五年(1232年),曾为泉州海外交通事业的繁荣做出贡献的真德秀,在第二次出任泉州太守时,为清剿海寇、保护内港及外海航道的平安,亲临天后宫祭拜妈祖。从此,祭祀妈祖纳入官方祭典。
入元以后,泉州海外贸易益发繁盛,为发展海外贸易,朝廷倍加推崇海神信俗,泉州天后宫妈祖的信仰地位,因着泉州港地位的提升而“水涨船高”。原本,被称“泉州神女”的妈祖,在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被朝廷敕封为“天妃”;1281年,朝廷还派遣泉州市舶司提举蒲师文为使者,主持敕封仪式,举行御祭,列为国家祭典。
时光倏忽,48年后的元天历二年,朝廷在祭文中,首次明确泉州天后宫为妈祖信仰的“发祥地”;明代七下西洋的郑和,曾代表皇帝来泉州天后宫致祭天妃;清康熙1684年,泉州人、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平定台湾后,奏请朝廷,敕封妈祖为“天后”,泉州天后宫因此享有历代朝廷钦崇的崇高礼遇。清康熙1720年以后,祭拜妈祖还被列入泉州官府的春秋祀典。
在宋元、明清朝代更迭的背景下,妈祖封号一再追加。据文献记载并统计,历朝历代妈祖所获得的封号中,宋代达14次,元代5次,明代2次,清代15次。
信仰 扩张
见证泉台“神缘”情结
妈祖香火不绝至今
明清以来,随着私商贸易的兴起和移民潮的到来,妈祖信仰经由泉州先民的足迹传播开去,在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及台湾地区生根发芽,促进了海内外华人华侨的文化交流,缔结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友谊之花”。据《台湾府志》记载,清代有据可查的台湾妈祖庙就有310座,从泉州天后宫分灵而来的称“温陵妈”,见证了泉台两地独特的“神缘”情结。
历史翻开新的一页。1991年2月14日至19日,天后宫再度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来自28个国家的近百名专家学者考察了天后宫及寝殿里的“闽台民间文化艺术陈列室”,观摩了一场仿古“祭海”表演。
天后宫拜庭里,黄幡飞扬,红缎披挂。主祭人率信众上香,行“三拜礼”“三献礼”“三鞠躬礼”,祈求四海安澜、五谷丰登、福佑众生……庄严的仿古祭典再现了古代官方在泉州天后宫祭祀妈祖的神圣场面。
祭典的背后,是对妈祖信仰的敬畏之心。2009年10月,在“2009温陵妈祖会”上,泉台两岸千余名信众,簇拥着泉州天后宫妈祖及各宫庙妈祖神像绕境踩街,共庆“妈祖信俗”入选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这是泉州天后宫妈祖首次绕境巡街,“天后”出巡,万人空巷。而始于2007年元宵节的“泉州·澎湖乞龟民俗活动”,乞龟民俗由澎湖回传泉州,也架起两岸文化交流之桥。
“每逢妈祖诞辰和妈祖飞升日,是天后宫最热闹的日子,各地信徒蜂拥而来……”在泉州天后宫文物保护管理处负责人看来,妈祖香火不绝至今,背后深藏着行善济困、热爱和平的精神内蕴与感召力,这也是妈祖信仰能传承数百年不衰、流传千里的奥秘。
PART THREE护遗者说
“只为把泉州的美告诉更多人”
“泉州是一座包容的城市,有不一样的烟火,我们完全可以有更高的文化自信,因为我们有这个底气!”宁德福安人郭忠义说得一口流利的闽南话,扎根泉州二十余年,他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感情愈发深沉,担任古城志愿宣传者,义务讲解泉州文化遗产,拍抖音推介泉州,甚至联系全国优秀导游、抖音大V “杭州小黑诸鸣”,只为了让更多人知道泉州、爱上泉州。
被虔诚老者触动
爱上美好的泉州
爱上这座城市,始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虔诚老者。1998年,当时年仅17岁的郭忠义,追随好友的脚步来到泉州“闯天下”,在一家海鲜店工作。被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的泉州,每月农历初二、十六敬拜土地公的习俗由来已久,店里的同事老傅亦次次不落,数年如一日。
“太虔诚了,泉州这座城市不一般!”被深深触动的郭忠义,开始对泉州产生了兴趣,一有空,他就往街头巷尾钻,越钻越发现泉州文化底蕴之深之厚。报纸、电视、民间文史爱好者,但凡有了解泉州的机会,郭忠义都不放过。慢慢地,古城泉州的历史在他口中已能娓娓道来。但他不满足于此,“这么美好的城市,应该让更多人知晓”。每次行走在泉州的大街小巷,偶遇来自各地的游客,他就毛遂自荐充当游客们的义务讲解员。因为他的讲解,不少游客在离开后,一次又一次重返泉州,而且他们不约而同地都会再次联系郭忠义。
发布200多条抖音
推介泉州引大V盛赞
站在天后宫拜亭,偶遇来自新疆昌吉的艾山姐妹和泉州市第一医院援疆医生洪成业,郭忠义熟练地当起义务讲解员,他对天后宫的历史信手拈来。山门、戏台、大殿前的龙柱、大殿内的楹联、大殿后的壁画……在郭忠义的讲述下,妈祖娘娘的传奇故事、宋元泉州繁盛的海上贸易史,一下子生动起来。郭忠义一边讲解,还一边拍视频,因为回头他还要剪辑视频、上传抖音,把他热爱的泉州、把这座城市的多元文化推广开来。
事实上,自2020年起,郭忠义就开始尝试通过网络让更多人了解泉州。一年多来,他发布了200多条有关泉州历史文化、特色小吃、民间习俗等内容的抖音。如今,有2万多粉丝的他在圈内已小有名气。
“他一分钱不挣,只为把自己所热爱的泉州城告诉更多人。他是真正热爱这座城市的人,你会因为这样的人而感动,而了解这座城市。像这样的人,泉州还有很多很多。”全国优秀导游、拥有757万粉丝的抖音大V “杭州小黑诸鸣”特地拍了一段抖音盛赞郭忠义。
文物大事记(摘录自《泉州天后宫志》)
1991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考察泉州天后宫。(翻拍)
1984年,福建省文物局、财政局拨款修复泉州天后宫和筹建文物陈列馆。
1985年,泉州文物管理委员会主持修建大殿,恢复旧制,并建殿前西凉亭及西廊两间。同年10月,天后宫被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1月13日,天后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0年3月7日,由台湾新港奉天宫捐资、泉州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卢思立雕塑的天后金身,举行隆重的开光典礼,结束了天后宫有庙无神的历史。同月,台湾鹿港天后宫信众到泉州天后宫认祖归宗并决定捐资。
1991年2月14日-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考察团参观考察天后宫。
2000年9月,国家文物局批复《关于泉州天后宫梳妆楼修复方案的报告》,原则同意按照所报方案原址修复梳妆楼。
2006年6月16日,日本横滨中华街发展会信众抵泉州天后宫迎请一尊妈祖金身赴日本横滨供奉。9月28日,台湾妈祖联谊会、大甲镇澜宫组织50多座妈祖庙4300多个信众到泉州天后宫进香。
2009年9月,“妈祖信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月,“2009温陵妈祖会”在泉州天后宫盛大开场,两岸65座宫庙上千名信众欢聚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