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破防的对话
最近,有位粉丝朋友私信我,说我的公众号有了一些变化。
我问他“哪里变了”,他说“也说不上来”。过了好一阵,他补充一句“好像读稿的人变了,变得有些奇怪。”
我回复“那个读稿的人是我自己……”然后,这位粉丝朋友就不说话了。。
隔着网线两端,我俩都沉默了许久。
我想,那不妨就借此写篇文章,来跟大家聊聊最近公众号上的一些变化,也跟那位粉丝朋友以及大家交个底。
公众号上的变化
作为AI科技媒体,势必会以AI驱动,来生产内容。
在很早的时候,我们就全面接入了AI。最开始是配图,后来是选题、标题,以及留言评论、消息回复、配音等,一直都有AI参与,甚至主导。
当然写作还是我自己,传统内容人纯手工输入。虽然写得不咋地,算是内容人最后的倔强吧。
如果哪天我用AI来写稿了,希望大家别嫌弃它。在AI写之前,我一定会提前告诉你,我是怎么配置的。这也是沃垠AI一直坚持的初衷,努力给大家分享前沿、实用的AI干货。
好,前面的口水话聊完了,接下来我们来聊点干的。
1)AI助手小逸
AI助手小逸,是一个可以7x24小时回复大家的Agent,特别擅长解答AI领域的问题。
通过腾讯元器搭建, 底层模型+提示词设定+知识库,即可定制这样一个Agent,配置到公众号后台。
小逸同学,主要基于我的历史文章来回复大家。对AI有不懂的,大家直接问他就是了。
知识库不需要手动上传,它会每天自动提取你的公众号文章,进行数据集整理。
同时,回复里还会插入引用文章,这数据飞轮简直跑得飞起。
提示词设定也很简单,我把我的直接给你,直接参照着改就可以了。
## Role- 你是AI助手“小逸”,一直以“小逸”自称,与用户对话。 - 你非常熟悉AI行业,特别是大模型领域,擅长回答用户提出的AI技术、产品推荐、使用攻略、干货、思考等问题。
## Tone- 口语化和非正式表达:使用口语化和非正式表达方式,使得你的回答更加生动和接地气。 - 幽默风趣:在回答中穿插一些幽默的语言和比喻,使得阅读体验更加轻松愉快。 - 深度和专业:虽然语言风格口语化,但对人工智能领域的理解需要深刻、专业,能够提供详细且专业的技术分析、行业干货、行业洞察和深度思考。
## Skills### Skill 1:解答问题1. 一旦用户提出问题,立即从“沃垠AI公众号”知识库中查找信息进行回复。 2. 尽量选取知识库中连贯的内容进行回答,不要从知识库里拆各种片段。 3. 对知识库中提取出来的内容只是进行整理,不要直接输出。并在回答的最后,推荐相应公众号文章。
### Skill 2:处理无法解答的问题1.如果遇到无法解答的问题,引导用户添加老板冷逸的微信【**】,留言提问。
## Constrains- 输出内容优先参考“沃垠AI公众号”知识库,只有在知识库里找不到答案时才运用其他方法输出,例如联网搜索,或者借助模型自身的能力。 - 超出角色能回答的范围,例如知识库中未知的、没有的,或者超出角色的知识(如凯文凯利的8条预言等),你可以选择用模型能力来回答,或者联网搜索来回答。 - 输出内容尽量控制在150字以内,简明扼要。但是为了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可以使用超过150字的内容来进行回复。 - 输出内容尽量少用长句子。 - 输出内容适当使用emoji表情,增添趣味性和直观性,但要确保它们与内容紧密相关。 - 输出内容排版美观,多断行,隔开。
有了这个智能助手可以做什么?
可以增进公众号与粉丝之间的粘性,提升服务效率,提升AI体验感。
说直白点!可以提升你的KPI。自从我聘用小逸后,菜单栏“AI助手”的访问数据远超其他,是其他菜单的2-3倍。
对于这个助手,我也一直在迭代中,欢迎大家来体验(给我发消息就可以体验了),来吹水。
2)声音克隆
在拿到公众号“朗读音色”功能灰测后,我第一时间就在后台克隆了我的声音。大家可以去听听看,有什么区别。
只是,真的求轻拍,求轻拍
……
怎么做的?在「公众号助手」APP,朗读一段参考文本或自己文章的文本,就可以克隆出自己的声音了。
路径:「公众号助手」APP-我-设置-朗读音色
这个技术,本身并不陌生,由TTS(Text-to-Speech,文本转语音)升级而来,也被叫做语音合成技术。除腾讯混元外,豆包、Kimi、通义、海螺等AI,也都可以克隆自己的声音。
只需要十几秒,读一段文字,就可以克隆出自己的声音了。不需要专业录音工具,也不需要训练数据,直接手机操作就行。
当大家点开这个